觉得看国外作品没用?用实战案例帮你学会正确的审美姿势!

编者注:发好看的国外设计作品,总有人会评论你换成汉字试试。不过确实有很多人存在疑问:看国外的作品真的有用吗?今天这篇超全面的教程,教你一个正确观看优秀作品的姿势,保证能让你换一双看作品的眼睛。

@研习设K先生 :之前听一位同学在公司看国外作品学习的时候,公司的一个老员工发现了,就过来语重心长地和他说,你看这些东西没用的,学不到东西,就是在浪费时间等等,类似这样的话说了一堆。听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就特别的亲切,因为在开始接触设计的时候,和那位老员工的想法一样。但是随着对设计的理解越来越深,接触的项目多了以后,这种想法慢慢就淡化了。

其实新人对研究国外作品这件事存在误区是很正常的,毕竟应用的文字不一样,内容多数我们也看不懂,把时间花在这上面给人的第一感觉确实有点不合适,哪有直接去看国内的作品来得过瘾。我们暂时抛开作品的数量与质量不谈,来聊聊这个话题。

我们平时在工作中完成的作品,里面基本都会包含文字、图片或图形、色彩这几种基本元素,不管你做的是海报、logo还是画册都离不开它们,比如纯文字类型的海报、公告、条幅。

纯图片形式的灯箱、画册、展板、奢侈品大片。

纯图形的UI图标、布展装饰、logo徽章。

包括纯颜色的手机屏保、背景墙之类的设计,这些基本的设计元素,会在设计作品中单独出现。

而更多的设计作品都是这几种元素同时出现的结果,这些海报中,文字、图片、图形、色彩这几种元素都占全了。注意,这些海报用的都是中文,属于国内的海报对吧?也能够在这上面学到一些东西,那我们换几张国外的作品看看,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。

日本的、欧洲的等等都是优质的设计作品,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这些作品,风格、技法、表现形式暂时可以抛开。

构成他们的元素和国产海报有什么区别?都存在文字、图片、图形包括色彩,唯一的区别就是上面说的,不同的国家,使用的文字会不太一样。那么这种文字上的差异真的会影响到我们对这个作品的研究、欣赏吗?

答案很明显,不会的。了解一些构成知识的同学都知道,构成版面的基本元素就是点、线、面,而文字、图片、图形包括色彩,他们在版面中整体来看,本质上就是点线面的具象表现。那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的时候,完全可以把文字看成是点线面的存在,这样的话也就没有必要纠结他用的是哪个国家的文字了。

像这张国外的海报,我们把这里存在的视觉元素标注出来,他们本质上就是这些东西。

国内的也一样,如果你看到的是这些东西,还需要纠结这是哪个国家的作品吗?

版面中的所有视觉元素,都可以看成是点线面的存在。

来做一组实验,这张英文海报,我们把这里面的英文,替换成汉字。前后对比一下,海报的整体感觉,基本没有出现什么变化。

再换一组,感觉基本一致。

再来一组,这回我们把英文替换成日文。类似这个版面构成的形式,我们把文字替换成英文、汉字,变化也不会很多,依然很美观。我们研究、学习、欣赏优秀作品的时候,一定不能受到类似「看国外的设计没用」这类思维的束缚,不然的话你会错过很多的。

不光从构成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是这样,其实从设计发展的角度来看,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。因为现代设计教育的起源来自德国的包豪斯,后来包豪斯的理念传到了美国,又通过美国传遍了整个世界。包括我们现在学习的平面设计体系,都是一脉相承的。从这个起源的角度来看,也不存在国内、国外那么大的差别。都是一个门派的,只要做的好,那看谁的都一样。说了这么多,应该能看出来,我们是鼓励大家去多看优秀作品的。那么坚持做这件事,又能得到什么呢?下面就来说一下,为什么要养成欣赏优秀作品的习惯?

欣赏优秀作品的习惯

先来看看这个习惯能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有哪些。

  1. 提升审美

长时间欣赏优秀的作品,会对我们个人的审美能力有质的提升,帮助我们开阔眼界。眼高手低虽然是个贬义词,不过这对于正在成长的我们来说是好事,最起码能让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,知道自己做的不够好,这样会有动力不断的鞭策自己学习新的东西,把专业做到更好。

  2. 培养兴趣

如果我们对这个行业没兴趣的话,就算你再有设计天赋,也很难做好的。坚持看优秀的作品给我们提供持续的刺激,说不定哪幅作品就非常合你的胃口,勾起你的兴趣,让你花时间去研究。

  3. 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

平时都很忙很累,再懒一点,就没什么完整的时间学习。这个时候如果能把碎片化的时间利用上,我们坐地铁、坐公交、午休、睡觉前,包括上厕所的时候都是可以通过欣赏这些优秀的作品提升自己的,这也是一个提升学习效率的习惯。

  4. 为设计提供灵感和参照

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不知道你有没有一接到项目,大脑就一片空白的感觉,是因为你干活干的太少的原因吗?不一定,有不少人每天不停的干活还这样。其实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看东西看的太少。很多好的形式我们见都没有见过,怎么可能有印象,没印象就更不可能把他们应用到我们平时的工作中了。

所以说,我们想有好的想法、无尽的灵感,必须通过看优秀作品这个成本低、见效快的方式来提升了,并且通过我们持续不断的积累,得到的东西会越来越多,这是一种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方式。

当然了,欣赏优秀作品也是有方法的,走马观花的看一大堆,最后能得到的可能只有审美的提升。就是感觉自己周围的人做的东西都是垃圾,轮到自己做,发现自己也很垃圾。那为了避免这个悲剧发生在你的身上,下面分享一些欣赏优秀作品的正确方法。

如何欣赏作品

我们欣赏作品的场景主要有两种,第一种是有目的、有针对性的去看;第二种是没有针对性的看。这两种场景要看的东西差不多,细节上会有一些差异,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有针对性的。一般来说,有目的有针对性指的是我们接到了具体的项目,但是这个项目以前没有接触过,需要了解一下别人都是怎么做的,然后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。

先从项目要求入手,就是看看你做的内容是关于什么的,比如你要做日本寿司海报,就去搜集这方面的作品。有些同学在搜索的时候很实在,要做关于寿司的海报就专门去找日本寿司的作品,这种方式的缺陷特别明显,如果你要做的这个项目品类能找到的优秀作品很多还好,不过多数情况下,优秀作品是不那么好找的。这个时候把思路打开,选择的余地就会大很多。

比如把日本寿司海报这个关键词缩减成日本料理海报,优秀作品的数量会成倍的增加。

或者你要做的是海报,那我们搜索的时候除了海报,还可以找日式的包装、画册。

网站、插画等等作品,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思路。

数量的问题,这也是我们推荐看国外优秀作品的一个原因,光去找中文的作品,在一个小品类里,很难找到足够多的优秀作品,一般的东西又没有什么学习的价值,这时候加入国外的东西会让我们的选择余地更大、思路更广。我们在搜集作品的同时,连带关于项目的一些图片、文字材料都可以一起搜索,这样能帮助我们更深的理解这个项目,学到更多的知识。

其实学习这个行为不是非得上学、看书才能学,我们设计师在接触各种项目的时候,通过与客户沟通和查阅项目相关资料的过程也是在学习,而且我觉得这种学习方式比我们单纯的去上学读书更深刻、实用。学到的东西也是在工作中甚至生活中用得上。

在找到这些优秀作品以后,就可以尝试去寻找这些作品共同的规律。

比如文字,如果文字属于同一种题材的设计,就算是不同国家的作品,我们也会在里面找到一些共同的特征。比如这些关于食品的字体,都会表现出属于食物的那份圆润的特征,这就是一种规律。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出来,就可以尝试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。这个是学习大的规律,在这个大规律的基础上,再去关注这里面的一些小的细节。想做好东西,稍小的细节也很重要。

再比如文字组的形式。文字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信息,那么如何高效、美观的把文字表现出来就要靠文字组了。一款作品做的是否优秀,通过观察文字组的处理是否细致,很容易看出来。信息的层级关系需要文字组来表现,主标题、副标题、段落文字、时间、装饰性的文字等等,这些文字可不是随便扔到版面中就行了,它们都是通过设计师的处理,以文字组合的形式分布在版面的各个位置。

这里面每一个文字组合都是一个小的个体,比如很常见的日期的处理方式就有很多,像这张海报里日期文字组合的处理方式。

我们看到了觉得这个形式不错,就可以记下来。那这些处理方式我们见过了,遇到合适的项目,换一个字体,或者调整一下数字,就能应用到自己的项目中了,这些组合形式,你没看见、没有印象,自己拍脑袋是很难想出来的。

包括这种产品或图形的表现排列形式,在做画册、杂志、头图、详情页、海报、展板的时候经常会碰到。

自己排不好的话,就可以借鉴这些作品的形式和规律,再上手就轻松多了。如果你想做的是logo设计,也可以去观察优秀作品的细节,比如字体与图形的比例、文字与图形的间距是多少、文字与文字的间距如何控制,包括别人的创意点在哪,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在别人的作品中学到的。

△ 《高手的平面课堂!解锁LOGO设计新技巧》

就像异形同构这篇文章,你看到了这类作品,就能回忆起这款 logo 使用的是异形同构中的边线同构这个方式设计的,这种方式有哪些特点?如何能设计出类似的作品?教程里都讲过了,这样又把之前学到东西巩固了一遍。

△ 《平面设计中,如何通过“抄袭”优秀的作品成为高手?》

包括你看过的作品,他们的网格是怎么划分的。使用的是什么样的字体、构图如何都可以作为我们思考学习的方向,关于这几点的详细内容,在之前的文章里很细致的讲过,没看过的同学可以去看看。

如果是没有针对性的看作品,和上面的思考路径是一致的,只不过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学习而已,更灵活一些,可以快速浏览,也可以观察细节。如果你有收藏整理这些材料的习惯会更好,拿出来就能用,收集整理的越多、越细致,以后工作起来越轻松。

案例演示

所谓的创意就是我们把不同的元素重新发散、打散、重组呈现的过程。能够保证有想法、思路的前提就是见识,要见过很多好东西,有了很深的印象以后才能凭借这些印象,学到的东西设计成新的、属于你自己的作品。下面给大家演示一遍,我们看多了优秀作品以后,再去做设计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变化。

比如我们要用这些材料来设计一款网页头图。

看到这些材料,可能会想到以前在哪见过,类似这种左右放置的图配文形式。

产品价格的处理方式见过这样的。

文字的形式全部使用黑体和无衬线字体,很多作品都是这样处理的,放在一起很和谐。

还见过所有的文字组,都以左对齐的形式进行排列的作品。

只要有印象,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就会下意识的往这些方向上靠,设计出的作品也会接近前面的那些规则。

在这些规则影响的基础上,如果我们还见过衬线体搭配无衬线体的作品,图叠字的形式,也能做出接近的风格作品。

同样内容,不同的表现形式。你看过的优秀作品越多,选择的空间就越大。

我们再来看这个案例,一张艺术展的海报。

整体的骨架是这样的,这种骨架布局的方式来自于左边这个案例,类似的形式有很多。

主体文字组合的结构是因为见过类似的组合方式,在文字量近似的情况下,我们的文字组合也可以设计成类似的形式。

如果说我们设计的这个文字组合之间,距离稍远,也有很多的作品会使用线的分割来解决这个问题。

包括其他文字组合的布局方式,也是参照这种轴线式的排列方法。文字使用的是宋体搭配西文衬线体的方式,中文的宋体和西文的衬线体具有类似的笔画特征,基础文字的统一性能够得到保障。

将和主题相关的照片填充到划分好的网格中,这里面使用的照片是同一张照片的不同局部,这种对照片重复的处理方式也很常见,在给版面增加变化的同时,也会制造出一定的故事性,引发受众的联想。

一张海报从无到有的创作过程。

想设计出不错的作品,没有大量的积累,对优秀的作品没有印象是肯定行不通的。

总结

怎么样,是不是觉得多看看优秀的作品还是有用的?不管是国外的、国内的都一样能学到很多。类似我是做电商的,看印刷品的设计没用;我是做包装的,看版式的作品没用;我专门做商业项目的,看艺术类的项目没用;我们公司是做金融产品的,那看其他行业的东西都没用。遇到这种言论,我们可以冷静的思考一下,是真的没用,还是这个人,他不会用。

0371-65861326
138 3818 8615
lingpaoad@sina.com
郑州市中州大道晨旭路
瑞银大厦23楼

Copyright © 2004-2018
豫ICP备18007656号-1